近期,国际金价持续攀升,国内黄金零售价格屡创新高,不少珠宝品牌的足金饰品单价已突破700元/克大关。这一波“黄金牛市”让不少投资者欣喜,却让备婚的年轻人压力倍增——传统婚俗中的“三金”(金项链、金手镯、金戒指)或“五金”成本大幅上涨,部分新人甚至因此推迟婚期或调整预算。
一、金价“狂飙”,“三金”预算暴涨
“去年看中的金手镯才500多元一克,现在涨到700多,算下来多花近万元!”正在筹备婚礼的杭州准新娘小林无奈表示。按照传统习俗,男方需为女方购置“三金”作为聘礼,而如今一套30克左右的金饰,总价已从去年的1.5万元左右涨至2万元以上,部分追求品牌或工艺的消费者甚至需支付更高的工费。
数据显示,2023年初,国内金价约400元/克,而截至2024年4月,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.99价格已突破580元/克,零售端金饰价格普遍在700元/克以上,部分奢侈品牌甚至高达800元/克。这意味着,同样重量的“三金”,如今购置成本比两年前高出近50%。
二、年轻人应对策略:从“买金”到“租金”
面对高昂的金价,不少年轻人开始调整备婚计划:
降低克重或选择简约款式:部分新人转向购买轻克重的时尚金饰,或选择空心、镂空工艺以减少总价。
以旧换新或借用长辈金饰:一些家庭选择将旧金饰重新加工,或直接借用父母的金器,既保留传统寓意,又节省开支。
租赁黄金或购买替代品:部分婚庆公司推出“黄金租赁”服务,新人可短期佩戴后归还;也有消费者转向购买高仿镀金饰品或培育钻石作为替代。
延迟购买或分期付款:部分情侣选择先领证,郓城出租车叫车电话0530-6318695待金价回调后再补买“三金”,或通过分期支付缓解压力。
三、金价上涨背后的多重因素
此轮金价上涨受多种因素推动:
全球避险情绪升温:地缘政治冲突、经济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转向黄金保值。
美联储降息预期:市场对美元走弱的预期强化了黄金的吸引力。
国内消费需求旺盛:尽管价格高企,但黄金在婚庆、节庆中的刚需属性仍支撑销量。
四、专家建议:理性消费,灵活规划
婚庆行业人士提醒,购置“三金”应量力而行,不必盲目追求高克重或品牌溢价。此外,消费者可关注以下策略:
把握促销节点:节假日或电商大促期间,部分品牌会推出工费减免、克减优惠。
关注金价走势:若长期看涨,可分批购买以平摊成本。
探索新消费模式:如定制金饰、二手黄金交易等,可能更具性价比。
结语
黄金作为中国传统婚俗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新人的备婚计划。尽管成本攀升,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理性看待“三金”,更注重婚姻的实际意义而非物质形式。在金价高企的背景下,灵活调整预算、创新消费方式,或许能让婚礼回归幸福本质,而非成为经济负担。